在桂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的办公桌上躺着一叠厚厚的表格,记录了截至目前本市所有有据可考的烈士信息,共有6295人。他们之中2957人留下了姓名,其中1204名为桂林籍,共产党员有188名。另外的3338名烈士连名字都无从考证,能够记录下来的,仅仅是一些历史的碎片:抗击日本侵华军队,桂林某次战斗,牺牲若干名;解放战争桂林某次战斗,牺牲若干名……
李征凤、苏鸿基、谢铁民、苏蔓、张海萍、罗文坤、李其实、陈光……这些年轻的共产党员中不少人牺牲时还不到30岁,许多人连墓碑都没有,甚至没留下一张照片。
星星之火 他们开拓桂林“红色之路”
“春风拂拂地吹来,桃花夭夭地开放了,革命定会成功,自由,平等,幸福——理想的社会在这里。”这是在牺牲烈士谢铁民血衣口袋里找到的一首诗。这首诗正是烈士为追求自由、平等的理想社会为革命献身的写照。
“小时候,父亲就告诉我,二叔李征凤就义时,始终不肯下跪,是站着被处决的。”李征凤烈士的侄女李美美回忆,父辈们告诉她,二叔直到牺牲前仍在痛斥国民党,大声喊着“中国共产党万岁”“中国革命万岁”,牺牲时年仅25岁。
1925年底,李征凤等一批桂林籍共产党员回到桂林从事革命活动。1927年4月,国民党蒋介石发动“四一二”反革命政变,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,李征凤等人先后被捕。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,他们坚贞不屈,慷慨赴死。作为桂林早期的共产党员,他们虽然牺牲了,但他们在桂林的学校和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国民革命,开展民众运动,培养革命积极分子,积极发展共青团员和共产党员,为党组织在桂林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他们将革命的“红色火种”撒播于桂林山水间,开拓了桂林的“红色之路”。
血战桂北 他们用生命书写悲壮史诗
今年4月25日,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里的一幅油画,让正在参观的习近平总书记驻足凝视。油画中的主人公是红军第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,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及陈树湘“断肠明志”的壮举以及他率领闽西子弟当红军冲锋战场的故事,并强调“要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”。
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,在红军长征强渡湘江的战役中,陈树湘率红34师6000名将士,同十几倍于己的敌军鏖战4天5夜,为中央红军渡过湘江赢得了宝贵时间。突围战中,陈树湘腹部中弹,身受重伤不幸被俘。在被敌人押往道县保安司令部的途中,他从伤口处掏出自己的肠子绞断,壮烈牺牲,年仅29岁。他以年轻的生命,实现了“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”的誓言。
陈树湘是湘江战役中牺牲的数万烈士中的代表。在湘江战役中,红军很多高级指挥员阵亡。此外,还有无数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指挥员和普通战士。是他们,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一段悲壮的“英雄史诗”,铸就了血战湘江、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的丰碑,换来了党中央对“左”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的反思,为遵义会议的召开、为重新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和全军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。
白色恐怖下 他们用生命保存了党的力量
1942年7月12日夜晚,白色恐怖笼罩下的桂林城闷热得让人窒息。在桂林逸仙中学校园内,苏蔓、罗文坤和张海萍三人在留下了“不自由,毋宁死!”几个诀别大字后,并排自缢,吊在了床后的砖墙上……那一年,苏蔓28岁,罗文坤26岁,张海萍25岁。
三人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结束年轻的生命?由于叛徒的出卖,苏蔓、罗文坤、张海萍三人连同其他一些地下党员相继被捕。带血的刑具没有摧毁三位共产党员如钢铁般的意志,以至反动派特务在报告中无可奈何地写道:“通宵达旦,未尝休息,而犯人们仍颉颃不认,亦不悔悟。”敌人机关算尽,仍一无所获,于是使出了最后一招:“放长线,钓大鱼”。
特务把三人放回逸仙中学,严密监视,企图诱捕前来接头的地下党员。在进行了反复思考、商量和思想斗争后,他们最终选择了集体自杀这种最为悲壮的方式向党组织发出警报。
由于他们的示警,广西省工委书记钱兴迅速向灵川转移,并及时通知可能暴露的党员迅速转移或隐蔽起来。他们三人单线联系的党组织一个都没有遭到破坏,党的力量得以保存。
搏击迎春 他们坚持斗争迎来桂林解放
1949年11月11日傍晚,一辆汽车行至桂林火车北站前的一片空旷地带时,一群持枪者将一个满身伤痕、行动迟缓的人用力推下车。待那人昂首凛然地向前走出几米时,枪声在他身后突然响起,他倒在了血泊中。他就是中共桂林市城工委书记陈光,时年31岁。
1949年10月,由于叛徒的出卖,陈光落入敌人手中。敌人为获取党组织的机密,动用了各种刑具。但陈光坚贞不屈,斥责敌人说:“我们的人民解放大军已经向广西挺进,你们的末日就要来到了,你们唯一的出路是向人民投降。” 1949年11月11日傍晚,陈光被杀害,牺牲在桂林黎明的前夕。
1949年11月22日,第一面红旗在桂林城上空高高飘扬,桂林宣告解放。
抚今追昔,历史深处杀戮与硝烟的痕迹已遍寻不着。但回顾那一段段烽烟岁月,无数共产党人和仁人志士抛头颅、洒热血,为理想而生、为信念而死,他们高举正义旗帜,浴血奋战,正是“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教日月换新天”的真实写照。他们对革命事业的执著、对信仰的坚定、大无畏的牺牲精神,是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,永远值得我们敬仰、学习和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