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在位置:首页 > 通讯员投稿 > 正文

大发瑶族乡: “三聚焦”赋能干部作风建设

作者:俸江宁
来源:大发瑶族乡纪委
摘要:近年来,大发瑶族乡聚焦“建章立制、监督执纪、文化铸魂”,扎实推进干部作风建设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,绘就了风清气正、产业兴旺的乡村新画卷。

       近年来,大发瑶族乡聚焦“建章立制、监督执纪、文化铸魂”,扎实推进干部作风建设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,绘就了风清气正、产业兴旺的乡村新画卷。

       建章立制,扎紧“制度笼”。一是制度“立规矩”。制定《大发瑶族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》《大发瑶族乡干部作风考核评价办法》等规章制度,召开3次务虚会让干部职工畅所欲言,汇总日常纪律、会风会纪、服务群众等有效建议65条。二是激励“树标杆”。通过“定承诺、公示承诺、践行承诺、奖惩承诺”等方式,开展“奉献之星、模范之星、榜样之星”干部评选活动,培养25名“五会”干部和40名“四星”党员,党员雷荣珍获自治区劳模称号。 三是阵地“筑廉心”。依托清廉文化长廊、清廉文化宣传栏、廉政教育基地等平台,实行经常性提醒谈心谈话制度,开展主题教育活动12期,培训谈话375人次。

        监督执纪,擦亮“监督眼”。一是监督“全方位”。成立专项督查组,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,对干部的履职情况、工作作风、廉洁自律等进行监督52次,覆盖11个村(社区)。二是问责“零容忍”。通过群众举报、评议打分、日常督查等方式开展干部作风积分制考评,发现工作积极性不高、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,限期整改,并跟踪落实情况。三是监督“智能化”。亮晒村级小微权力清单,签订村级廉政责任状,利用“e监督”平台、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小程序、村民监督服务微信群等“线上+线下”监督管理机制,保障村级小微权力规范透明运行。

       文化铸魂,厚植“廉根基”。一是文化“接地气”。充分挖掘瑶族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,将清廉警句、廉洁故事融入瑶家山歌,依托盘王节等民俗节日开展廉政宣传,让清廉行动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。二是教育“树新风”。开展“家风故事我来讲”“清廉家访”“学习身边真实案例”等教育活动8期,培树“清廉家风”“廉洁实干”等模范8名,打造群众满意的清廉机关。三是成效“促发展”。推动干部在思想、行动、协同上的三大转变,新建柿子产业园,持续提升桃李基地、苍板绿色柿子种植基地、三华李基地等6个特色产业示范点,形成了“廉洁作风+产业振兴”的良好局面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。

沙子镇:巾帼妙语话家风
平乐镇:以监督护航产业发展
清廉桂林
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
清廉桂林 微信
清廉桂林 官方微博
^返回顶部^